家族信托是移民吗还是销毁(境内信托和境外信托哪个更适合?)

如果要做信托的话,到底是做一个国内的信托好,还是做一个海外的信托好呢?如果在客户的角度去思维去考虑的话,想法很简单,因为客户的目的就是要设立一笔钱做信托,可能是资产保全,也可能是传承等等。

家族信托是移民吗还是销毁(境内信托和境外信托哪个更适合?)

关于是否要去考虑境内信托,还是要去考虑一个境外信托,可以从重点三个维度来做一个分析:

第一个维度就是客户的资产本身所在地到底是在哪里,假设境内的资产为主,境外几乎没有什么资产,那做一个境内的信托会更合适一些。

而如果他的大量的资产在境外,或者是他打算在香港或者其他的一些海外的交易所去上市,可能境外的信托就会很适合他。这也是基于现在中国的资本项下的外汇管制的大的政策环境,未来可能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境内境外的信托可能在这种所谓的融合度上也会更强。但是现在从资产的所在来考虑的话,一个境内的如果客户真的已经有全球的资产配置,那一个境内的信托加一个境外的信托这样的双架构,可能能够为客户的整体的资产做好一个保驾护航。

第二个维度是要考虑客户未来的投资和投向的重点。

因为我们很多的客户主要还是中国境内的客户,他可能对于中国的政策形势或者投资市场亦或者是金融产品,相对比较了解。另外他也会可能更多的考虑在现在中国虽然说整个的经济增速相对比较放缓,但是每年还是有接近6%或者7%的GDP的增长。对比起很多比较成熟的国家来讲,增速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也是很多客户非常有兴趣和关注的地方。如果客户可能更多的聚焦在境内投资,以一个境内信托去帮他做这方面的一些服务,可能会更合适。但如果客户希望对冲人民币的贬值风险,就可能去设立一个境外的信托,或者说希望在一些其他的国家,比如在英国、香港、美国,去做一些资产的配置和分布,境外信托也就会更适合。

第三个维度是因为境内信托是适用中国的信托法以及中国的这种信托的相关的监管机构提出的这些合规的要求,可能是在香港或者在BVI这样的区域大家适用的法律的框架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客户可能希望保留更多的一些控制权,可能境内的信托从信托法的支持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他的需求。但是如果他在境外要保留过多的控制权,可能就会被认定为是虚假信托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问题。

境内信托跟海外信托在本质上面其实并不冲突,一个有钱人有钱的家庭,其实他可以既有中国的信托,也有海外的信托,那也是采取两大原则:

第一,是你的资产在哪里?

第二,你为什么要设这个信托?假如我有5,000万,如果这5,000万全部都在国内,我也不想出去,我的家庭全部都住在中国,我也不想向往要到美国其他地方的,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中国的信托非常适合他,但是如果他说我很快要移民了,未来肯定会留在国外的,这笔钱我肯定会按合理的情况合法的情况出去。为了以后养老,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就可以考虑用海外的信托来帮他做资产的规划。

第二部分说是什么资产,不是说所有资产都可以完全放在海外信托里面的,也不是说所有资产倒过来放在中国信托。如果资产放在中国,资产不能出境的,肯定是选择中国的信托。如果资产能够出去的,而且是也希望在海外能够有更好的回报的,海外的信托会更适合他,以这两个大原则我们来区分。

如果从目的上面来考虑,如果一个家庭他是怕小孩婚姻上面出问题的,可能设信托就要考虑保护力度要较强的,甚至要更远的地方。如果资产可以放到海外,设海外的信托设在最远的地方,比如加勒比海,欧洲地方比如泽西岛,BVI,开曼,哪怕要打官司,要找当地的律师,可能就会耗时耗费,从而选择庭外和解,这个也是其中一个可参考的点。

综上,我们选择做境内信托还是做离岸信托,其实可以考虑4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叫做钱在哪里?原则上钱在国内就做国内信托,钱在海外就做海外信托。只有一件事特殊,就是您的境内公司股权。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跨境外商投资的架构,把境内公司的股权移到境外,做成海外家族信托,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外。

第二点大家要考量的因素叫做人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做信托。我们设立信托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受益人的日常生活消费。如果您的孩子子孙们都在中国境内长期定居,因为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国家,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多要考虑是境内信托。

第三个层次,如果您看好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想享受中国市场高度发展的红利,可能更多的是境内信托。如果您是一位投资专家,看好全球资产配置,可能要考虑海外家族信托。

第四个是最后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就是设立信托可能还有一些个别的,不同的法律制度就会带来信托不同的特长与功能。比如您是寄希望与资产保全债务隔离,可能设立在司法管辖区越遥远的地方越好;如果您是希望对后代的生活有比较看得到的控制力,可能您眼前的国内信托更适合。

文章链接:https://aitcweb.com/yimin/100308.html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hr_110@outlook.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